1948年11月6日,中央一声令下,粟裕带着华东野战军的数十万将士们,对国民党盘踞在徐州地区的主力部队发起了进攻。
浩浩荡荡的“淮海战役”,由此便彻底拉开了帷幕。
那个时候,我军刚刚在东北地区取得大胜,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人,也千里挺进大别山,完成了中路突破、四面开花的战略进展。
如果在这个时候,淮海战役能够取得胜利,将国民党盘踞在华东的主力部队全部歼灭,那么长江以北就再无战事,全中国的解放局势也将盖棺定论。
在战役刚开始,我军与对方的兵力部署是60万对80万,在场面上,似乎是国民党占据些许优势。

淮海战役
不过,在战役开始以后,随着我军的英勇作战,打得敌人节节败退,局势瞬间开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这个时候,我军原来部署在国民党内部的几名高级将领,按照中央的指令,在关键的时刻率领部队起义,一下子打乱了蒋介石原本的部署,让国民党反动派无所适从,最终一触即溃。
而在输掉这场战役之后,眼看大局已定,蒋介石也只能仰天长叹道:“我不禁在正面战场上输给了共产党,在地下战场上也输得一败涂地…”
那么,为何坐拥军统、中统这两大“情报王牌机构”的蒋介石,会发出如此的感叹呢?
这就要说起我党在地下工作中的高明之处了。

图片来自网络
反动派的迫害
在古往今来,情报工作对于战争来说,一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辅助工作。
“必索敌间之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因是而知之,故生间可使如期。”
早在两千多年前,在《孙子兵法》中,就已经有了关于间谍和情报工作的论述。
而到了近代以后,随着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科级变化,也使得情报工作的进行变得更加波云诡谲、复杂难料。
世人皆知我党在正面战场上有着极为出众的作战水平,却很少有人知道,在地下战场的情报竞争当中,也是鲜有人可以与我党为之匹敌。
1921年,中共一大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船上召开。

毛主席
参加此次会议的十三名成员,代表了全国50多位党员,制定了我党的基本章程。
从此以后,红色的大旗开始在中国大地上冉冉升起,革命的烈焰,也在贫瘠的土地上燃烧起了第一缕火苗。
在我党创立之初,由于得到了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政策的支持,所以在前期得到了一个较为平稳的发展环境。
这也让我党在这一时期,招揽了许多身怀壮志的人才。
在“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时期,双方还是携手干出了一些不菲的功绩的。
在北伐战争当中,在前线与军阀们进行激烈交战的将士里,有三分之一都是我党的战士。
然而,在孙中山先生去世以后,蒋介石为了搞独裁政府,不顾一众爱国进步人士的阻拦,悍然对共产党人发动“清剿”计划。

图片来自网络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联合国民党内部的反动派,以及上海当地的一群流氓头子,发动了反革命政变。
他们收买了青帮武装分子冒充工人,向分驻各处的工人纠察队发动袭击,随后又派遣军队,手拿机枪,暴力镇压了以工人与学生为主的上万人反抗独裁统治的游行队伍。
随着事态的升级,冲突变成了一场屠杀,在反动派和流氓团伙的暴力镇压之下,现场顿时血流成河,当场就有超过一百名群众,死在了反动派的枪口之中。

图片来自网络
随后,蒋介石又派遣了警察和特务,前去搜查在上海当地工作的党员,将他们逮捕,并在一番毒打拷问之后,秘密处决掉。
短短的三天时间,就有三百多人被特务们杀害,500多位同志被无理由地逮捕,不明原因的失踪人数高达5000人。
这场蒋介石所发动的反革命政变,也让当时大革命的浪潮最终走向了失败。
而全国也从那一刻起,顿时笼罩在了一片“白色恐怖”之下。

图片来自网络
地下工作的重要性
眼看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损失了如此多的同志。
中央痛定思痛,认为在我党内部有两点原因导致了这起惨痛的悲剧。
第一点,是对于国民党过于信任,第二点,是没有掌握充分的情报,让我们可以在特务们到来之前有所防备。
这也让我党认识到了情报工作的重要性。
于是,在这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周总理连夜从上海赶赴武昌,在那里召开了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在这次的大会上,周总理作为代表发现,对此次大革命失败的原因进行了深刻的总结。

周总理
“我认为,只有了解了敌人的实力,清楚他们的军事和政治动向,才能准确有效地战胜他们。”
在大会上,周总理呼吁党内成立专门的情报组织,这得到了中央诸多领导同志的一致同意。
大家推举周总理来领导军事部,并由他和当时的中央总书记向忠发,以及政治局候补委员顾顺章三人,组成“中央特别委员会”,直接指挥以情报、保卫工作为着重点的“中央特科”。
在创立之初,中央特科就已经明确了自身的任务。
首先要中央领导机关的安全,毕竟保障了“大脑”的安全,才能让“整个身体”进行运转。
其次是网罗收集情报,这也是中央特科最密集的任务。

图片来自网络
之后就是要打击叛徒、营救被敌人抓捕的同志,并且架设秘密电台等联络设备。
以这些任务为主旨,在中央特科的下面设立“四科”,分别是“总务科”、情报科、行动科以及通讯联络科。
其中,“总务科”负责总体事务,也就是坐镇大局,将其他科的工作进行汇总联系。
而情报科则顾名思义,就是负责收集敌人的情报,以
不得不说,周总理的战略眼光和战术思维都是远超常人的。
由于整体架构极为完整,在“中央特科”成立的短短三年时间内,周总理就已经在全国各地,打造出了一条十分紧密的情报线。
反动派的内部,也成功打入了我党的多位负责“地下工作”的同志。

图片来自网络
这些同志勇敢地潜伏在敌人的周边、“与狼共舞”,获取到了许多能够直接影响到我党生死存亡的关键信息,冒着生命危险将这些情报传递出来,拯救了诸多同志的生命。
不过,有英雄自然也会有叛徒的存在。
在革命的过程当中,许多意志不坚定的人,要么在欲望和诱惑的加持下主动投靠敌人,要么在被敌人逮捕以后,受不了严刑拷打,而选择了背叛。
这些人也曾给我党带来过极大的风险。

图片来自网络
顾顺章的叛变
1931年,以“打击叛徒”为主要工作任务的“行动科”科长顾顺章竟然当了叛徒,给整个革命工作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危机。
1931年3月,顾顺章逢中央密令,护送张国焘和陈昌浩前往鄂豫皖苏区。
在返程的路上,因为一时疏忽,被叛徒王竹樵看到,随后将其行踪报告给了反动派特务部门。
结果当天晚上,顾顺章就被捕入狱。
在被特务抓捕以后,顾顺章很快就选择了叛变。他将我党在上海地区的几乎所有联络点和重要信息都一一供述了出来。

图片来自网络
由于他的党内身份比较高,所以这些信息都十分机密。刹那间,整个上海的地下党组织眼看就要全部沦丧,周总理辛辛苦苦经营几年的情报部门可能也会瞬间瓦解。
还好在这个时候,被誉为“龙潭三杰”之一的钱壮飞正在上海,担任特务头子徐恩曾手下的机要秘书。
这让他先行一步获取到了这份情报,并及时将其送了出来。
收到消息以后,当时在上海主持工作聂荣臻连忙将此事报给了周总理,总理深感事情的严重性,于是亲自前来指挥同志们的撤退事宜。
最终总算是赶在敌人的前面,成功转移了出来,也让整个地下党的中枢系统躲过了一劫。
这起事件让中央又惊又怒,毛主席更是亲自写下了一片文章,告诉所有同志,如果见到顾顺章,一定要严厉惩治这个叛徒。

图片来自网络
而顾顺章在投靠了国民党以后,本以为可以借助着自己的“投名状”升官发财。
可是,一个出卖自己理想的叛徒,又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国民党内部对其也是十分瞧不起,军统和中统对他都十分排斥,不愿意给他重要的职位。
这让顾顺章大失所望,野心勃勃的他,又准备“自立山头”,在国民党内部成立一个新的党派,由自己来进行指挥。
这显然是触犯了蒋介石的大忌。
于是,1935年6月,军统特务在苏州的监狱里,将其秘密处死。
这个叛徒也得到了自己应有的下场。

图片来自网络
撞在枪口上的叛徒
除了顾顺章以外,我党还曾遇到过其他被叛徒出卖的事情。
虽然那些人的职位都没有顾顺章这么高,带来的危机也远没有这么大。但是如果让他们成功,也会造成一些同志的牺牲和无法挽回的损失。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中央也曾对许多来自国民党内部的人员进行招募,用革命思想对他们进行感化,让这些人弃暗投明。
在国民党中统淮阴地区调查统计室有一个主任名叫郑连魁,他便是受到了我党的思想感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投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革命者。
在1936年5月,有一天他手下的一名股长找到他说自己是共军的地下党,现在想要叛变,加入到国民党的阵营中来。

图片来自网络
刚开始郑连魁还不信他所言,结果当这个人将我党在中统内部布置的一条暗线全部说出来以后,郑连魁也只能相信了他的话。
郑连魁有些疑惑,不知他因为什么原因选择了叛变革命,会不会是有什么把柄被反动派给发现了。
结果这个股长却告诉郑连魁自己在共军那里过得太苦了,想要大富大贵,改善改善生活。
这个理由让郑连魁怒不可遏。
仅仅只是因为一点利益,就选择出卖自己的同志、背叛革命,实在是罪该万死。
随后,郑连魁强行压制住了心中的情绪,向他问道:“除了我之外,这件事你还告诉谁了?”
结果那人回答没有旁人,他直接来找的郑连魁。
这让郑连魁长舒一口气,随后掏出抽屉里的手枪,将这个叛徒一枪击毙,成功挽救了那条线上的诸多同志。

图片来自网络
光荣的战士
除了钱壮飞、郑连魁之外,敌人的内部还有许多我党的同志们。
在解放战争时期,辽沈战役之中率军起义的国民党少将侯镜如、淮海战役之中带领部队投诚的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张克侠、何基沣、国民党作战厅厅长郭汝瑰、军令部第一厅厅长刘斐、还有军统南京站长周镐,其实全都是我党打入敌人内部的同志。
而且,在那些国民党重要人物的日常生活中,我党的地下工作者也随处可见。
比如卫立煌的秘书、李宗仁的参议、宋美龄的亲信、甚至连蒋介石身边的速记员,全部都是我方的人。

何基沣与张克侠
这也能够理解为什么蒋介石在战败之后,会发出那样的感叹了。
虽然这些同志们一直藏身于“地下”,在敌人的内部进行着革命斗争工作,但是他们也与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同志们一样,是光荣的战士,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们也将永远记得他们。
原创文章,作者:李小白,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ssaaa.cn/article/7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