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两国的友谊亲如兄弟。上世纪美国为遏制中国发展,对巴基斯坦威逼利诱,为了支持中国,巴基斯坦不惜损失200亿美元,令人感动。
那么中巴两国是如何结下友谊的?巴基斯坦为何顶住了美国威逼利诱?中国如何回报巴基斯坦的帮助?

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
中国仗义相救,两国结下友谊
1947年8月,英国提出“蒙巴顿方案”,实行印巴分治,印度次大陆进入印巴对立时期。独立之后的印度,积极谋求大国地位,建立南亚霸权,加上同巴基斯坦的宗教矛盾,印巴两国矛盾重重。
印度在南亚大陆称霸,不断向中国西藏边境推进。为了反击入侵印军,中国军队发动对印自卫反击战,用一个月的时间击退印军入侵。在印军一路溃败的情况下,中国军队出动撤出印度。
中国的举动,令巴基斯坦感受到中国真心实意谋求地区和平的愿望,对中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此,中巴两国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成为巴基斯坦的友国之一。
当时印巴两国围绕克什米尔问题,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战争,随后的1965年、1971年印巴两国再度交战,印巴两国势成水火。

第三次印巴战争
其中在1965年的第二次印巴战争中,巴基斯坦处于不利地位,身为盟友的美国,竟然暗中支持印度,对巴基斯坦实行军事禁运,一时间战场上巴基斯坦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当时支持巴基斯坦的国家,伊朗提供了石油和500多万美元的军事物资,但这些对于改变战场形势,起不到太大作用。印尼总统苏加诺公开支持巴基斯坦,但鞭长莫及难以有效援助巴基斯坦,一时间巴基斯坦濒临亡国的危险。
巴基斯坦向中国请求援助,抵御印度的武装入侵。在巴基斯坦落难的时候,中国没有让他失望。中国一方面向印度下达通牒,一面从陆军现役部队中抽调59式坦克,支援巴基斯坦陆军。
当时中国生产的59式坦克不超过1万辆,其中1500辆支援巴基斯坦陆军,抵挡印军装甲部队的攻势。巴基斯坦陆军凭借59式坦克,击败了印军百夫长坦克,让印军惊讶不已。
有了中国的武器装备支持,巴基斯坦陆军逐渐扭转不利态势。战场上印军被牵着鼻子走,十分被动,被巴基斯坦军队重创,第二次印巴战争以印度惨败落幕。
在印巴两国矛盾升级后,巴基斯坦的盟国美国出于利益角度选择了印度,而中国则仗义出手,这令巴基斯坦认识到,中国才是靠得住的朋友。自此,中巴开始频繁交往,两国之间的友谊迈上新台阶。
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得到美苏支援的印度,将巴基斯坦军队击败。随后巴基斯坦被肢解成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印巴之间矛盾更加尖锐。
印巴两国交锋中,尽管巴基斯坦实力处于劣势,但中国一直给予巴基斯坦军事、经济上的援助,两国之间的友谊更加亲密。
两人之间关系再亲密,也要经历考验,中巴两国的友谊,将面临怎样的考验呢?
美国威逼利诱,巴铁不畏强权
美国拿出杀手锏自以为能拿下巴铁,为何最后无能狂怒?巴铁支持中国,背后又有哪些考量?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俄罗斯忙于治疗内伤,美国成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苏、中三国关系平衡关系被打破,美国开始将斗争矛头指向中国。
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计划趁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东风,将同为社会主义的中国一并解决,便打着“自由民主”的旗号,在联合国大会上,号召对中国实施制裁。
当时中俄两国已恢复友好关系,但俄罗斯忙于“休克疗法”,同西方国家采取缓和政策,对中国的支持力度有限。其他同中国有不错友谊的亚非国家,在美国的武力威胁下,纷纷投了弃权票。
尽管中国的处境极其不利,依旧有两个国家投了反对票,一个国家是巴基斯坦,另一个是古巴。卡斯特罗是美国的死对头,美国并没有抱多大希望,巴基斯坦则不然,美国还是动了脑筋,离间中巴两国的。

前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
联合国大会召开前,美国与西方国家为了打击中国,决定在巴基斯坦身上下功夫。当时的巴基斯坦经济落后,武器装备不太先进,美元和美式装备是当时的硬通货,美国决定以此突破巴基斯坦。
美国等西方国家向巴基斯坦表示,只要支持制裁中国的提案,西方国家将在巴基斯坦投资建厂,提供20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帮助巴基斯坦发展经济。除此之外,美国可以为巴基斯坦提供先进的M1型主战坦克,反火炮雷达、“黑鹰直升机”等当时炙手可热的美式装备,但巴基斯坦并没有回应美国。
为了确保巴基斯坦支持自己,美国除了承诺大量的经济、军事援助外,对巴基斯坦进行武力威胁。
巴基斯坦在危难时候,中国支援巴基斯坦渡过了难关,面对美国的不菲的经济军事援助,巴基斯坦最终选择了靠得住的中国。在第二次印巴战争中,美国的反复无常在巴基斯坦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中国一直是可靠的友邦。
于是在联合国大会上,美国等西方国家发起制裁中国的提案后,同中国交往一般的国家,在美国的武力威胁下,投了赞成票。同中国关系不错的,投了弃权票。
美国在巴基斯坦身上花费了不少的心思,自信满满认为巴基斯坦会投赞成票,看离间中巴,制裁中国的好戏,没想到巴基斯坦投下了反对票。
巴基斯坦这一票,顿时令美国怒火中烧,领着西方国家宣布对巴基斯坦进行制裁。巴铁这一票,失去了200亿美元的援助,赢得中国人民的心。

联合国大会
虽然中国做了不少的努力,但联合国还是以213票赞成,23票弃权,2票反对,通过了对中国制裁。
90年代初,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国际政治风向对中国极为不利的情况下,巴基斯坦鼎力支持中国,给予中国发展以莫大的鼓励,中巴两国自此结下亲如兄弟般的友谊。
面对兄弟之国的竭力支持,中国将怎样做,回报巴基斯坦的帮助,谱写两国兄弟般的友谊呢?
中国援助巴铁,谱写兄弟之谊
巴铁对中国赤诚相待,中国如何报之以李,让巴铁感到中国人民的热情呢?
面对巴基斯坦的赤诚相待,中国大力支持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步入2000年后,中国的经济开始腾飞,先后同巴基斯坦签订了贸易协定,加强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2009年,中巴两国签订《自贸区服务协定》,两国的市场开放程度大大提高,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最高、最全面的自贸区服务协定之一。
中国将掌握的先进技术,工业发展的必要资金,大量投向巴基斯坦,帮助巴基斯坦工业建设。同时巴基斯坦向中国出口棉花、天然气、石油等资源,投资巴基斯坦汽车、电子信息技术、建材等领域。
至2010年,中巴两国的贸易额达到86.7亿美元,中国对巴基斯坦直接投资2609万美元,中国承包巴基斯坦工程13.77亿美元,是巴基斯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进入2000年以来,中国面临西方国家的打压,对马六甲海峡的航线依赖程度很高。巴基斯坦的地缘位置特殊,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为中国沟通中东、西亚,进入波斯湾,提供了方便。中国通过巴基斯坦、伊朗建立管道,能够大大加强中国油气安全。

巴基斯坦周边国家
随着两国的经济文化的加深,中巴两国的贸易量得到巨大的发展。2001年至2011年10年时间里,中巴两国的贸易额增长了6.2倍,中巴两国的贸易潜力逐渐被挖掘出来,两国友谊得到巨大的发展。
中亚地区恐怖主义势力猖獗,影响中国西北和巴基斯坦的局势稳定,中国两国加强合作,割裂恐怖势力之间的联系,大大稳定了巴基斯坦和中国西北的局势稳定。
军事、经济交流加深后,伴随着两国文化的交流。中国人民对巴基斯坦十分热情,将巴基斯坦称为“巴铁”,象征两国的牢不可破的兄弟友谊,巴基斯坦人民对中国人民充满了信任,将中国人民视为可靠的朋友。

中巴友谊
中国为巴基斯坦留学生设立奖学金,大量的巴基斯坦青年来中国学习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先进的经济政策。这些留学生回国后,将来在巴基斯坦进行民主建设,经济、社会进步,起到促进作用。
中国对外关系中,格外注重两国的友谊,统筹兼顾两国友谊和利益。美国则不然,时刻将利益作为对外关系的唯一准则,屡次失信于自己的友邦,难以让人感到可靠。
巴基斯坦面临亡国之危,中国仗义出手,开启两国朋友之谊。中国遭遇美国制裁,巴基斯坦鼎力相助,结下两国兄弟之谊,中巴两国谱写了外交传奇。愿中巴友谊长存!
原创文章,作者:李小白,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ssaaa.cn/article/16075.html